第三百七十章:设铁路署衙门-《重生朱棣之子》


    第(1/3)页

    “陛下,臣赞同大司马所言。”

    户部尚书夏原吉接话道:“虽然京同铁路与玉同铁路的修建难度都不小,甚至有些路段需要凿穿山体,但此两条铁路贯通之后,于朝廷而言,却利在千秋。”

    不等朱高煦发问,他继续往下说道:“如此朝廷每年可节约漠北至京师运输所耗至少上百万两银圆,漠北特产的马铃薯、牛羊马匹、奶制品等市价便可降低至少五成,其销量必定会跟着翻一番,甚至数番。”

    “漠北军民的岁入将随之大增,如此人心则会更加稳定,为将来设立府县,夯实了基础。”

    “大司徒还少算了一笔账,漠北军民收入增加了,朝廷的税收也会跟着增加。”

    朱高煦抚须笑道:“坊间传闻大司徒是这天底下最会算账的人,看来传闻有误啊!”

    “陛下英明。”

    夏原吉微微欠身,告罪道:“臣老眼昏花,经常忘这忘那,竟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他并非没有想到,而是不愿意说罢了。

    其实,像夏原吉这样了解朱高煦秉性的重臣,心里头都非常明白,朱高煦既然要修铁路,就必然会修。

    别看有些朝臣的反对声音很大,但根本就无济于事,除非朱棣开口,否则这世上没有人能让朱高煦改变主意。

    对历经洪武、永乐乃至乾熙的三朝老臣来说,现在的乾熙帝就像一尊真神,没有他办不成的事。

    远的不说,就说朱高煦登基以来想做的几件大事,无不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首先是推行卫所制与募兵制相结合的新兵制,重设大都督府,新置九个都督府,并改组兵部。

    此事不仅办成了,朱高煦还在亲征大漠时证明了募兵制下大明军士的战斗力。

    瓦剌、鞑靼的覆灭,相当于在天下人心中竖起了一尊朱高煦的神像,让他的威势、声望足以比肩收复西域、郡县安南的朱棣。

    兵部下辖的民兵局、警安局等府县分局,也在各省防御巡守使司的节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地方治安前所未有的稳定,甚至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改组兵部,设立防御司的成功,等于为朱高煦的神像刷了一层金粉,让神像开始向金身转变。

    其次是在贵州施行巡抚制试点,推进改土归流。

    齐泰上任后,因势利导,以俗治俗,辅以宽容有度的朝廷律令,为迫切需要朝廷主持公正、摆脱土司主官压迫的土民、山民、蛮民带去了希望。

    许多渴望与外界交流的贵州原住民,纷纷请愿朝廷派遣流官到贵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