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遵旨。” 徐辉祖恭声道。 “还有什么事?” 朱高煦见徐辉祖欲言又止,于是主动问道。 徐辉祖犹豫道:“陛下,驻漠五营提督宋瑛之前上了一道奏疏。” “你不说,朕差点忘了。” 朱高煦斜了一眼御桌上的奏疏,微笑道:“他奏请调回驻漠五营之事,朕觉得还不到时候。” “陛下,臣请求调回驻漠五营。” 夏原吉见徐辉祖选择了沉默,当即接话道。 朱高煦顿时玩味的问道:“大司徒是想替魏国公劝朕?” “陛下,臣并非为魏国公说话,而是那五个营已经驻守在草原快整整一年了。” 夏原吉苦着脸说道:“去年陛下论功行赏,赏赐北征将士,户部从国库支出了四百二十万两银圆。不久后,宝源局从国库支走白银二十万两、黄金十万两来制作今年春节陛下赏赐给北征将士们的金币、银币。” “从今年开春至今,户部会同大都督府军需部已经先后转运了九十万石粮食北上,加上去年转运的十万石粮,朝廷这一年来投入草原的粮食已经高达百万石。” 他起身作揖道:“陛下,大明的国库虽然充盈有余,可经不起这样花销啊!” “你说的固然有道理,但若是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 朱高煦竟没有生气,而是神色平静的反问道。 他见夏原吉张口欲反驳,连忙抢先一步道:“今年春节,朕赏赐满朝文武每人两头牛、三只羊,这些牛羊皆是北征将士从草原俘获的战利品。你算算,明年草原六都司能够给朝廷贡献多少牛羊?” 夏原吉闻言,面露无奈之色,想说两句反驳的话,却一时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启禀陛下,上个月初臣奉旨总揽南洋海角、海南两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之事宜。” 就在夏原吉不知所措之时,吏部尚书蹇义出言道:“数日前,臣收到两省巡抚的海路急递,方知两省三司衙门及下辖各府县衙已完成主体构建,再过月余,各衙官员便可从临时衙门搬入新衙办公。” “不过万事开头难,两省各衙草创,人手远远不够。有些要紧的官职,如三省移民司提举官仍为空缺,臣请求陛下再增加一批选吏,三百人够用,五百人最好。” “此事朕允了,你会同礼部尚书于彦昭拟定一批名单呈上来。” 朱高煦点头道:“记住,入选者至少要举人出身。” 洪武三十一年,朝廷推行的新科举制规定,凡是在常科书院完成学业,并通过学满考试(毕业考试)的学子,皆会授予举人名籍。 有了举人名籍,便有了做官的资格,同时也有了参加会试考取进士的资格。 “遵旨。” 蹇义恭声道。 “启禀陛下,内地各省除了陕西、云贵、两广之外,其余各省皆已完成防御巡守使司的设置,各省防御使的备选名单,臣已会同吏部拟定出来,请陛下过目。” 兵部代理尚书事陈洽从袖袋之中掏出一道奏疏,躬身启奏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