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棣道:“为何?” “陛下,太祖皇帝当年设东胜城于三降城之东,与三降城四守御处并列。东胜此地,向东可关联开平、独石、大宁、开原安东卫,向西可联贺兰山宁夏卫、北山威虏卫、白城子守御千户所、威远守御千户所、亦集乃旧城,通为一边。且因东胜之地势直,则近而易守。” 徐辉祖恭声答道:“太祖认为东胜卫是‘大虏之警,守在东胜’。” 朱棣望向朱高煦,道:“太子,你怎么看?”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曾下令让诸边将依照他筹画的三北山河形胜图本行事,其中最重要的据点,便是东胜之地。 朱高煦依稀记得,朱元璋的原话是:“只依着我这图本。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又东至宣府,又东至开平,又东南至大宁……为此画定界分,王与诸指挥等官,遵守毋违。” 因此,在听到朱棣提问之后,朱高煦立即回想起了脑海中有关东胜之地的记忆。 他恭声答道:“父皇,当年皇爷爷除了对东胜增置军卫,扩建城垣,调军戍守屯田外,更向东胜守军配备了火器。” “故而,儿臣认为,皇爷爷对东胜极为重视,朝廷应当加强东胜卫的防守兵力。” 朱棣颔首道:“朕记得这事。” 当时老朱还特地晓谕在北方节制军务的朱高煦,让他教东胜周边的卫所军如何在关口外牧马放羊、分配马羊,还有骑调小马驹子习性,以及如何让卫军像鞑靼一样利用羊毛、羊奶过日子。 甚至,还包括如何在空闲时筑城。 他没记错的话,老朱之后还让朱高煦从东胜卫出发,去会合山西行都司,指点山西都司制造火枪、战车,以备不时之需。 随后,朱棣环视其他人,问道:“诸卿可有异议?” 他是问众人对朱高煦认为增强东胜卫的兵力可有异议。 徐辉祖、李景隆相视对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赞成的意思。 “陛下,臣无异议。”徐、李二人先后恭声道。 其他人见状,接着陆续发声,表示支持朱高煦的意见。 朱棣点了点头,道:“现在确定了加强辽阳与东胜两处要塞的兵力,诸卿再议一议,何处要塞也需增兵?” 他望向丘福道:“淇侯,你怎么看?” “陛下,努尔干都司功绩显著,辽东之北的各女直部落多选择了臣服。因此,臣认为,大明的边防之重应该在河套一代,故而宣府之地,当派重兵把守。” 丘福颇有见地的分析道。 朱棣闻言,扭头看向朱高煦,道:“太子,你觉得淇侯所言如何?” “父皇。” 朱高煦道:“儿臣记得,洪武初,皇爷爷改宣德府为宣府。次年,置前卫、左卫、右卫,遣将卒把守。洪武二十七年,展筑宣府城,边长六里有余。次年谷王叔就藩宣府,宣府遂成为边防重地。” “宣府历史悠久,秦汉时属上谷郡,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那里山川纠纷,地险而狭,距离北平约四百里,乃是大明遏制草原人南下的锁钥之处。” “因此,儿臣赞成淇侯之言。” 朱棣颔首道:“言之有理,朕也觉得宣府地势险要。” 众人听了朱高煦的分析,这才恍然想起,太子朱高煦曾在北方节制了五年军务,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朱棣顿了顿,看向何福道:“宁远侯,你觉得除了东胜、辽阳、宣府之外,还有何处要塞也当加强防守的兵力?” “陛下,微臣认为大宁之地……” 何福恭声道。 就这样,君臣经过接近两个时辰的商议,大致确定了辽阳、大宁、开平、宣府、东胜、宁夏等七个军事重镇,作为抵御北方草原人的加强版要塞。 “下一个议题,西疆出现骚乱,哈密生变,朕欲趁机攻略西域,诸卿觉得如何?” 朱棣接着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