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诸藩改封之名分-《重生朱棣之子》


    第(1/3)页

    九月初七。

    早朝。

    “朕看了诸卿所上奏本,觉得诸藩改封海外建立藩国一事,牵扯甚广。”

    朱棣端坐在金台之上,望着堂上的一众王公大臣,朗声说着话。

    “户部、工部等官员联名上奏,建议取消海外宗室不同于平民、臣僚乃至勋戚的特权,使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在是一句空话。”

    “对此,朕觉得很诧异。”

    朱棣话锋一转,注视着六部官员,反问道:“我大明境内,哪位藩王触犯律令,太祖皇帝与朕容忍过?在我大明,王子犯法本就与庶民同罪!”

    对于他的这番言论,百官心知肚明,却都不敢当场站出来反驳。

    “至于宗室爵位继承之制,太祖皇帝晚年曾对旧制做过修订,添进了《祖训》之中,不了解的臣工,可以找通政司申领一本,回去翻阅。这一点,太祖皇帝已经考虑到了,朕不另做赘述。”

    朱棣接着说道。

    六部堂官闻言,皆有些惊讶。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曾读过《皇明祖训》,并没有发现太祖皇帝对宗室旧制有过调整。

    而朱棣身为大明第二任合法继位的皇帝,    更不可能拿这种话来诓骗众臣。

    由此可见,朱元璋当真是在晚年对宗室旧制进行了修订,    只不过没有来得及晓谕群臣罢了。

    朱棣凭着记忆,    又接着说道:“众卿建议让宗室子弟进学修身,    准许参加科举,以挑选出有用人才为朝廷所用。这一点,    朕觉得可行。”

    “吾皇圣明!”

    以周王为首的一众宗王,皆礼拜高呼道。

    “陛下不可!”

    吏部尚书张紞连忙出声道。

    “为何不可?”朱棣问道。

    张紞道:“太祖不准宗室子弟参合四民之业,既是为了皇室体面,    也有杜绝宗室子弟参与军、政,从而左右社稷。”

    朱棣何等聪明,他昨天晚上就诸藩改封一事与朱高煦聊到了深夜,早就料到今天早朝会有官员反对宗室从政或从军。

    毕竟,    宗室若通过科举入仕为官,对多数文臣来说,这就是潜在的竞争对手,会侵夺他们手中好不容易从皇帝那里分到的权力。

    哪怕是低阶宗室,    也依旧是太祖的血脉,    天然亲近皇权。

    两个能力差不多的官员,一个是低阶宗室,    一个是普通平民,    按照人性来说,    当朝的皇帝肯定会重用低阶宗室出身的那个官员。

    如此一来,那些异姓文官还如何执掌大权,    发挥作用?

    换言之,    让低阶宗室子弟参政,等于抢夺这些文官手中的权力。

    “陛下,    臣等认为,若让宗室为官,在海外藩国内任职臣等没有意见,    但在大明朝堂上为官,    臣等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张紞躬身作揖道:“请陛下三思。”

    堂上许多官员纷纷附议道:“臣等请陛下三思。”

    “敢问张尚书,海外藩国的宗室子弟也是我大明子民,    为何要区别对待?”

    就在这时,    快人快语的曹国公李景隆,    忽然走出班序,    发声问道。

    朱棣本想说“此事容后再议”,却没料到李景隆先他一步提出了反问。

    昨日早朝上他表示将来会分封一部分异姓功臣于海外建国,武官将军们与诸王一样,也分成了好几拨人,联名上奏本提了不少建言。

    藩王要为子孙后代谋划,日后可以享受封土建国之权力的军功勋臣,也想为子孙谋划。

    军功勋臣若于海外建国,天然就是大明藩国,自然与藩王们穿一条裤子,积极为藩国或宗室争取权力。

    “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    曹国公敢违背么?”

    吏部尚书张紞毫不示弱的反驳道。

    李景隆顿时语塞。

    “此事与宗室之制有关,一时半会也议不出个所以然,尔等无须再辩,    容后再议。”

    朱棣见状,    不得不高声说道。

    “臣等遵旨。”

    李景隆、张紞等人躬身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