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散朝后。 朱棣前往文渊阁,召集方孝儒、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等七人,开始了长达三个时辰的会议。 为了提高议事的效率,他命令宦官准备了八份膳食,陪着七位内阁顾问在文渊阁用了午膳。 众顾问深感朱棣之用心,午膳过后皆抖擞精神,一边翻阅《皇明祖训》等大明典章之制,一边旁征博引,对诸藩改封建言献策。 至于太子朱高煦,同样也是找人商议诸藩改封可能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议论解决的办法或思路。 与朱棣不同,他没有寻找麾下幕僚谋臣,而是出人意料的出宫前往金陵常科书院。 朱高煦召集如于彦昭、王骥、胡濙、周忱(chen)、曾棨(qǐ)等十几名优异学子,于书院正心殿后殿议事。 在正心殿后殿的讲台背后,有一面巨大的黑板。 此时,黑板上从右往左,依次竖着写了“封国在何处”、“封国疆域大小”、“藩王权力”、“藩王职责”、“如何管理藩王”、“承袭王爵之制”等十几个议题。 朱高煦单独坐在第一排右侧座位上,听着讲台上王骥的发言。 赵俊臣、韦贤等人守在殿外,康平则侍立在朱高煦边上靠墙的地方。 于彦昭与其他十几名学子依次坐在第二排、第三批、第四排的座位上。 按照朱高煦的要求,众学子都要依次发言,提供建议。 其中率先发言的于彦昭,还要负责记录本次会议上朱高煦认为有可取之处的各种建言,形成会议纪要。 由于议题太多,且牵扯甚广,众学子依次发言讨论到午时的时候,会议依然没有结束。 朱高煦为示殊荣,特地与众学子在这后殿之中,端着书院食堂供应的食盒用了午膳。 虽然他吃的东西与众学子相同,但是为了人身安全,他依然点头同意了康平的试毒之举。 这次朱高煦主持的会议,与朱棣在文渊阁召开的内阁会议一样,历时三个时辰,直到申时一刻才勉强结束。 众学子议论的结果,基本上没有超出朱高煦的预料,他们对待诸藩在海外建立的藩国,大体上是参照宗周之分封制来提供的建言。 诸王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权管理封国内的居民,有权将其封地以及居民再分封给其亲族。 犹如独立王国的统治者,可以不经过大明皇帝同意而施行与朝廷不一样的税制、兵制等各种体制。 但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与地位,防止诸王坐大,诸王必须服从大明皇帝的命令,不得丢弃其封国土地,要随从朝廷作战,定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同时,诸王在其封国内,必须要实行再次分封的制度。 即诸王把土地分封给其诸子或有军功之臣,这两类人依周礼定名为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分赐给其诸子或有军功之人,这两类人依周礼定名为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众学子一致认为,为了防止诸王藩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情况,朝廷应该制定律令禁止大明藩国之间相互发动战争。 若有藩国不听朝廷禁令,私自发兵攻打另一藩国,大明皇帝有权派兵前去阻止这类事件发生,并依据有关律令,将私自发兵的藩国之主贬为庶民。 朱高煦身为穿越者,当然知道照搬宗周封建制的弊端与漏洞。 别的不说,仅是否给予藩国铸币权这一条,就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却关系着大明财政,乃至大明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 朱高煦之所以出宫来书院,找于彦昭等学子商议,并非是为了寻找解决诸藩改封问题的策略。 此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可他的真正意图,乃是为了摸清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重启分封的认识。 因此朱高煦对于众学子提供的合理建言都让于彦昭进行了记录,却没有当场发表赞成或反对的言论。 于彦昭等学子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此时大明境内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看法。 朱高煦不能说众学子提出的观点是错的,因为学子们毕竟不是穿越者,自有其历史局限性。 当然,于彦昭等人还是提供了一些比较有见地的建议,比如要求诸藩国必须说汉话、用汉字,遵守大明律令,以及汉家礼仪习俗,不得悖典忘祖。 众学子皆认为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东西,不能因为大明的重启分封,而让华夏文化四分五裂,回归混乱。 对于太祖高皇帝规定大明宗室子弟不得参合四民之业的旧制,于彦昭等人却发生了分歧。 以胡濙为代表的“大气派”认为,既然太祖高皇帝决定把诸王改封海外,那么这旧制自然也就作废了。 毕竟,海外藩国实不实行这旧制,朝廷即便派御史出海去实地监察,且御史没有遇到或避开海上风浪顺利抵达藩国,那么如何确保他到地方后看见的情况为真? 朝廷想要像管理直隶府县一样管理海外藩国,实在是鞭长莫及。 与其劳心劳力而做无用功,不如放开手,让诸藩国大胆施为。 以于彦昭为代表的“保守派”则认为,太祖高皇帝制定宗室子弟不得参合四民之业的出发点,乃是为了维护宗室的体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