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乾圣八年底的一篇文章-《我要做明世祖》


    第(2/3)页

    皇帝和士大夫治天下,利益勾结好了后,就组成了一个很完善的官僚体系。

    它不但压制着平民百姓,让朝廷能稳当的吸血,平定层出不穷的起义,还压制着赵宋的文人儒者,让他们只能顺着时代风气说话,敢于喊出“祖宗之法不可守”的王安石,直接被他们钉在了耻辱柱上。

    张载的横渠四句叫的响亮,但实际上没几个跟着走的,其代表的关学也落魄断代。

    就这情况,赵宋还需要文人鼓吹自己。

    普通士大夫拿了好处,自然是真心吹捧赵家人,宋仁宗这等官家,就差不食人间烟火,立地飞升成仙了,赵九妹还有了个高宗庙号,可谓无耻下流。

    而有点良心,能看出朝廷浮华不靠谱的真学者,也被迫捏着鼻子夸赵家。

    他们知道这不对,偏偏无处发声,敢吭一下,下场肯定不会太美好。

    于是扭曲之下,真学者们开始自我分裂,一边附和着赵家人,一边又想尽办法给自己寻找新的法理道统。

    汉唐,他们是不敢碰了。

    碰了那就是违背了两宋政治正确,暗讽朝廷,到时候总会有人找上门查水表,并且发出深切问候:

    “你发这句话有什么目的?谁指使你的?你的动机是什么?你背后是谁,发这些想做什么?你在讽刺谁?想颠覆什么?破坏什么?影射什么?回答不上来?那么跟我走一趟!”

    《新唐书》里面的记载跟《旧唐书》有许多不同之处。

    不少属于两宋文人道听途说来的八卦,都被他们坦然的记录在了其中,当成正史去误导后来人。

    史书之肃重,也被糟蹋了。

    所以他们只能从气节上下手。

    用朱见济的话说,他们根本没有资格摆弄其他的东西,只能挑一些统治者喜欢,大家又都能接受的,还不涉及政治敏感的,去凝聚成“新儒家”。

    而这,就是理学!

    通篇下来,竟然还能看出一点对两宋儒者的同情。

    毕竟一切,都需要为政治服务。

    手握大权的人,是可以不让你发声的。

    类似的,还有原历史上鞑清之时兴起的“考据学派”。

    当然了,由于朱见济的文风一向是朴实直白,缺少华丽辞藻,容易被人看出来,他没直接发表,而是拉了妹夫王华过来润笔,两人凑在宫殿的小房间里面,正式折腾出了这篇文章。

    王华一边帮大舅子重述语言,一边大汗淋漓。

    大冬天的,不用烤火都湿透了衣背。

    他原以为自己“道法并用”的思想已经够挑衅传统的了,谁知道皇帝还想把理学的根子直接掘出来,顺便鞭尸。

    ……算了,谁让他是皇帝呢?

    有权,任性!

    而文章发表之后,波澜肯定是很壮阔的。

    两宋没有真正“为往圣继绝学”的大师,自然也被人点了出来。

    气上心头的卫道士们立马展开了新一轮的口诛笔伐,根本不管文章背后是谁。

    只有一些脑子灵活的通读此文后,除却出了一脑门汗之外,则是看出了作者暗藏的豪迈气度。

    鄙视国祚三百年的赵宋,一边批判宋儒又一边透露出同情之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