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两攻两防-《明末黑太子》


    第(3/3)页

    周遇吉这边留两万支,再拨相同数量给黄得功的勇卫营,余下的部分可以分配给厂卫使用,但估计要等到明年才行。

    就算从四月初开始正式批量生产,每天可造一百支合格产品,到年底也才能产出不到三万支新枪,所以列装计划看上去是任重而道远。

    燧发枪并非是西方独创,大怼朝的火器专家毕懋康于甩锅八年,在其着作《军器图说》便介绍了燧发枪的原理与构造,书中称之为“自生火铳”。

    所做的改进与西方燧发枪别无二致,但却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推广的事情也就无从谈起了,《军器图说》也被辫朝视为禁书……

    之前受到张凤翔的牵连,毕姥爷被迫致仕,重新被朝廷启用之后,正在楠京做户部侍郎,兵器专家去管理金融,明显是不务正业。

    考虑到毕姥爷已经年逾六十八了,蹦达不了几年了,幺鸡便将其调往京城,最大限度地发光发热,至少人家对燧发枪的构造可是如数家珍。

    就眼前这两位业内人士,加上盔甲厂里的一堆工匠,挖空心思绞尽脑浆才捣鼓出来四支样枪,有了毕姥爷以及其他大拿级人物的帮助,所遇到的难题或许可以迎刃而解了。

    某太子要盔甲厂变成大怼朝境内规模最大的专业型枪炮生产工厂,可能的话,再将盔甲业务部剥离出去,单独成立一个工厂来进行生产。

    比起火炮与新枪的工艺流程,制造盔甲就容易多了,除了西方米兰式的板甲,其余种类的盔甲,厂里几乎都能生产。

    譬如这次呈上来的“鸡头盔”,就是厂里根据幺鸡所绘制的草图制造出来的最新产品,尖尖的前脸很像鸡的喙,故名“鸡头盔”。

    后面开盖,前面是全封闭的,只留有两条细细的横向开口,便于眼睛观察敌情,下方的两个孔洞是用于鼻息。

    这种头盔看似笨拙,但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消清弓在近距离给明军士兵造成的伤害,尤其是直接避免被对方一箭爆头。

    虽然有近八市斤重,戴上就很难灵活扭动头部,只要能在战场上保住性命就足够了,其他的都可以先放在一边。

    “当~!”

    内厂提督太监李凤翔精选了五名臂力甚大的弓箭手,分别在二十步、十步、五步的距离,在各个方向上对头盔进行施射,结果无一能够射穿目标。

    “不错!”

    幺鸡对结果非常满意,然后翻看其里面的构造,尤其是要亲自看看内部空间够不够大,在冬季作战时,士兵都会戴上棉布头套用来保温,如果空间较小就不适用了。

    “一个是要保证防御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轻重量,另外一点,就是要做成不同的型号,以方便头部尺寸不同的士卒来佩戴。”

    这种头盔都做成一个型号的,那对列装部队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有脑袋大的家伙不戴头套都不一定能穿的进去。

    新头盔最大的特点是鸡喙的位置足够大,足以让吃货们往里塞点东西,如果候命时间上了,即便不摘头盔,也能照吃不误。

    “再有就是新头盔要与新式盔甲配套,在脖颈的部位要进行特殊防护,这是非常致命的位置,被箭矢射中便会有性命之忧。”

    不用硬铁盔甲防护的话,那就要用锁字甲、麻布、皮革等多层符合式装甲来抵御了,不然任何人被射中脖子,基本上就废废了,黄得功就是这么挂掉的。

    幺鸡是不允许自己的士兵乃至将领被因为这个漏洞而被对方给一箭秒杀的,只要是王牌部队,在上战场之前,都要武装到牙齿才行。

    按照自己的设想,新式全身盔甲,头部重八斤,躯干和手臂重十七斤,腿部重五斤,总重三十斤,加上火枪,战斗全重四十市斤,已经接近士兵在战时的背负极限了。

    笨是笨了点,但是防御力极高,从以前的一级防御提高到了目前的二级防御。

    火枪与手榴弹折合成两攻,狗腿子就是两攻两防,大体上不可能被辫子一击即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