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6章 赶到风口上了-《重生于80年代》
第(2/3)页
就那几个大棚的产量,估计还不够自己人分的呢。这也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帮老爷子们把樱桃卖完,省的他们过度劳累。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老爷子们也是赶巧了,此时正是上级在考量针对三农问题的时候,因此他们的“农产品”,才得到了这么高的重视。
进入九十年代后,国内的城市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的时期,也称为“通货紧缩”时期。
从八十年代末的高通胀,到了九十年代初的高通缩,经济方面,对外负债,对内赤字,甚至连银行的资本金,都被赤字给“吃”光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但调控所产生的成本和代价,却是无法承受和化解的。
于是,这个成本就又再次被转嫁到了“土地”上。
从玖肆年开始,就出现了农民负担加重,乡镇企业大量倒闭破产。
这样一来,农民在本地的就业机会就减少了,收入必然就会大幅下降。
但是,由于此时国家高度负债,原本是属于公共支出的医疗、教育、养老等这些事情,却因为财政没钱,只能转嫁到了“土地”上,再次变相的加重了农村人口的负担。
如果公共支出是由财政负担的话,农民其实不怎么需要追求赚太多的现钱,但这些都需要个人支付现金的时候,农民就需要拼命去赚钱了。
所以,这也就有了,九十年代搬家式的外出打工潮的产生!
青壮都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的出去打工了,在农村就只剩下了“386199”这批人了。
所谓的“386199”,指的就是妇女、儿童和老人。
加上九十年代又兴起了一波房地产高潮,这样一来,农村生产力的三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就全部失去了。
一方面农民负担加重,一方面生产力要素的缺失,三农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严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