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好,余安贞-《往后娱生》


    第(3/3)页

    伴奏开始的钢琴部分,简单的几个音符便带动了情绪,加上不喧宾夺主的重金属感,将无怨无悔表达的恰到好处,难得的是,这种无怨无悔中不仅仅有轰轰烈烈,还有着细腻柔情。

    第二首片尾曲,萧羽轩选用的是《飞蛾》。

    更为直白地通过“飞蛾扑火”为爱的义无反顾,一句“一往情深粉身碎骨其实都已无所谓”就能概括全部。

    伴奏方面用电吉他和贝斯鼓再搭配上电音的元素,情感表达的热烈而又直接。

    两首歌曲之后,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考验了——配乐。

    为什么说萧羽轩感觉配乐才是真正的考验?

    因为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歌曲搬运工”,这两天的经历与其说是在“创作”,不如说是在“抄歌”更为贴切,不管哪首几乎都有着完整的歌词和旋律。

    他需要做的就是靠着记忆和原主过硬的专业知识把这些歌曲“复制”出来。

    而配乐就不一样了!

    他能记住的经典配乐本就不多,而且这不多的经典大多还只是不完整的一部分甚至是某一小段而已。

    除此之外,经典配乐是那种一听旋律就能让人联想起对应的镜头和画面,在情感上能引起共鸣的,这种配乐都是有着专属标签的,生搬硬套哪儿行?

    萧羽轩也明白,假如自己想在音乐方面走的更远,这是迟早要面对的问题,绕不开!

    当然,他也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

    感谢发达的自媒体时代,让他在互联网上接触了足够多的信息和素材,特别是重病中被人推着做“网红”的那段经历,虽然心理上有着只能顾影自怜的可悲,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段学习与成长的生活……

    还要为原主点个赞!

    原本的萧羽轩虽然内向,活在孤僻、压抑甚至抑郁的煎熬中,不过他对音乐的喜爱也是实打实的,或许对他来说,音乐就是有且只有的唯一的能透过心灵缝隙的那道光,也正因如此,萧羽轩靠着不俗的天分和学习,有着很高的音乐素养。

    ……

    回归现实,萧羽轩准备开始第一次的尝试。

    刘鹏要求的第一首配乐是应用在重逢的镜头中,这个重逢不仅仅是最后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的梅下相逢,也还有一段梦中的相逢。

    在情感上来说,要把相逢的喜悦、难以置信和磨难的挣扎、凄苦交织起来,把笑与泪相交融……

    当萧羽轩第一眼看到这个要求时,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用音符把如此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但脑海中不自觉地响起了一小段旋律,于是他选择相信这种直觉。

    长笛开场,不算悠长胜在清脆、空灵,婉转深沉之中带着平静,犹如萧瑟的寒风中,心怀期盼眺望远方;紧接着,密集的鼓点和镲声响起,打断了纷飞的思念,渴盼已久的身影浮现在眺望的眼眸中,瞬时泪水朦胧双眼,突来的喜悦似乎不够真实,笑不出声,哭已忘言,泪水不断;然后音符在石琴上跳动,说不出的思念、止不住的冀愿如梦似幻般在心海盘旋;拨动古筝的弦,是低怅亦是轻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中无从话衷肠,只愿能留住紧紧相拥的时光;最后的风铃碰撞声没能让风消散、也没能让花飞起抑或让雪停住,却能让真情在天地间隽永悠长……

    萧羽轩灵感喷涌,一首《风中情》一气呵成,整首曲子不长,才2分钟出头。

    完全靠着脑海中的旋律演奏,虽然没有真实的乐器来验证,但他的直觉告诉他,效果不会差!

    萧羽轩没做停歇,想借着感觉直接也把第二首完成,却怎么也找不回刚才的状态。

    第二首配乐主题是分离中的思念,好几个镜头都要用到。

    萧羽轩叹了口气。

    果然,哪儿有那么简单!

    无奈只能用老办法,把从记忆中“抄来”的部分加上自己的理解,磕磕绊绊完成了《风住过的地方》。

    抄自很著名的《风住过的街道》,这首曲子他记不完整却很深刻,特别高潮部分。

    wap.

    /111/111618/28959147.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