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世镇一地便可世袭罔替-《重生朱棣之子》


    第(3/3)页

    以至于思任法在麓川掀起叛乱的时候,与麓川接壤的云南境内土司却十分老实,这都是改土归流的效果。

    即便如此,眼下的云南境内依然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

    毕竟改土归流是分阶段推进的,并不是一刀切下去就搞定了,讲究的是循序渐进。

    所以,沐家在云南的权势依然很大。

    孟甸、孟挝两省境内同样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土县,故而张辅、朱能在镇守之地的权力及影响力,可与当年的沐英之于云南一样,足以令大明现在所有的勋臣武将们羡慕!跕

    除非将来这三家后人犯下大罪,否则他们世袭的国公爵位,与在战时兼领总兵官的权力没有人可以剥夺。

    事实也是如此。

    张辅家族、朱能家族此后分别世镇孟甸、孟挝,和云南沐家一样,与大明休戚与共,同存同亡。

    张辅为了孟甸的长治久安呕心沥血,他在乾熙三十二年六月于缅甸城英国公府去世之后,孟甸父老“复请立祠缅甸城中,岁时祀之。”

    这足以体现孟甸省缅甸府百姓对于张辅的怀念和敬仰。

    当然,朱高煦也没亏待张辅,死后追封其为定兴郡王,谥忠烈。

    又命张辅之子张懋袭封英国公,继续以孟甸总兵官之职镇守孟甸。跕

    其实,张辅镇守孟甸期间的一番作为,基本都是效法沐英当年在云南的做法。

    他刚进入孟甸,就乘军事行动之时,派人修筑道路,架设桥梁,以沟通孟甸各府重镇。

    在镇守期间,张辅将兵员重点部署在麓川、缅甸、孟养、木邦等要地,每六十里置一堡,安置军士,进行屯田,禁止扰民,且使兵卫相属、道路易通,无事则分兵驻守,有警则合兵剿捕,决不分兵散守,深入重山。

    虽然在张辅镇守孟甸期间,也曾多次发生部落酋长的叛乱,但由于张辅开谕在先,用兵在后,常常是出师未战,叛酋即惧而请降。

    张辅又不嗜杀戮,罢兵而抚其民,久而久之,其恩其威皆令土著折服。

    而且,他在孟甸巡抚、布政使等文官推行强制汉化政策的同时,每月都会在六个府城之中举办练兵大校,然后趁机招募接受汉化的土著青壮充当辅兵,给予土著青年一个从戎的机会。

    毕竟,自乾熙军改之后,凡是当了兵的适龄男青年,无论是正兵还是辅兵,只要是未结婚的,都可以参加军中半年一次的相亲会。跕

    而参加相亲会的女方,大都是未婚的军中医务人员或由布政使司衙门负责组织的地方上的适龄未婚女青年。

    针对大明军士成婚,朝廷有专门的婚期,以及配套军属的政策。

    换言之,能被选中的土著青年,等于是提前为其子孙后代购买了一张可以世袭的大明国民身份牌。

    因此,但凡被选为辅兵的土著青年家庭,无不对张辅感恩戴德。

    《明高宗武皇帝实录》也对张辅作了极高的评价:“辅宣上威德,约束将士,抚绥蛮夷,远近翕然。……辅为人寡言笑,沉毅有智量,好贤礼士,抚御士卒,尤有恩意。……辅宣布恩信,抚而治之。招怀番酋,得其欢心。”

    至于朱能,同样为了孟挝的长治久安,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张辅在孟甸做什么,朱能就照葫芦画瓢跟着一起做。跕

    不过,朱能没有张辅活得久,他在乾熙二十二年十月病逝于巡视军营的途中。

    据随军医官医案记录,朱能以年过古稀之身积劳成疾,最终耗尽心血而薨。

    朱高煦闻讣讯,赐祭葬,追封他为东平郡王,谥号“武烈”。

    又命朱能之子朱勇袭成国公爵,并担任孟挝总兵官,继承其父遗志,为孟挝的和平稳定继续努力。

    《明高宗武皇帝实录》也对朱能作了极高的评价:“成国朱能,勇冠三军。数言悟主,百战成勋。……能宏博端重,折衷稠众,词简理当,无不心服。其爱士若子,怀绥降附,恩惠周至,死之日将校皆为流涕。”

    PS:今天只有这一更,谢谢老铁们的不离不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