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矛盾越来越深,叛乱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很多次,导致大明在宣德年间放弃了交趾。 朱高煦很清楚,在铁路系统问世之前,无论是把草原还是努尔干地区纳入赋税征收体系,都要付出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政策方面的倾斜。 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皆难以真正把全国所有资源利用起来,所以每个王朝真正依赖的核心地区只有一个或几个。 不过,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四级道路的建设,到永乐后期,大明朝廷能够控制的这种核心地区已经超过之前的历代王朝。 如直隶、两广、两淮、两江、两湖、福建都已经算是核心地区,大明朝廷利用全国各地资源的能力也越发完善。 即便如此,像云南、交趾、北庭、安西、陕西等边疆省,依然是为了拱卫核心地区而存在的军事防御省。 朝廷并没有指望这些省的赋税减去支出为正数,收支能尽可能持平就已经很好了。 比如历代闽浙山区的开垦,其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价值。 又比如,像闽、黔、滇地区,历史上宋元明开始大力发展,其实是为了向驻守在那里的军事防御体系提供军需,对当时的朝廷来说,根本就不指望那里可以提供过多的财政收入。 区别在于云南后来发现了银矿,使其具有特殊的经济价值,虽然位置此贵州更边缘,但却此贵州发达。 因此,历史上经常发生某个王朝主动放弃一些前朝领土的情况,倒不是这个王朝无能,而是相比之下,延续家天下的统治,保证一家一姓的富贵,比维持所谓的广阔疆域更重要。 可以说,华夏历代王朝维持疆域大小最先考虑的并非财政问题,以至于有些王朝明知道江南、关外富庶却偏偏不去开发。 朱高煦心里很清楚,科技水平有限的封建王朝,想要维持一个超大疆域并不现实。 历史上疆域超大的帝国,崩溃起来都非常快,比如蒙元帝国。 如果朱高煦想要把大明王朝打造为一个超大帝国,必须得解决三个根本问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