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入夜。 春和宫。 太子寝殿。 “父皇亲征,没有让殿下留守京师,却命殿下坐镇大同,调度军需粮草,可见是有意为之。” 太子妃袁宁宁与太子朱瞻域肩并肩坐靠在床榻上说着话。 “那是当然,父皇从来不做无用之事。” 朱瞻域回应道。 袁宁宁问道:“到时候父皇去了大漠,而殿下又去了大同,不知何人留守京师?” 朱瞻域沉默不语。 袁宁宁追问道:“莫不是父皇还未想好?” “十三弟。” 朱瞻域不冷不热的说道。 他口中的“十三弟”即是朱高煦的嫡四子朱瞻堪。 乾熙二年的朱瞻堪已经十一岁了,不能再以幼童视之。 可其毕竟年幼。 在袁宁宁看来,乾熙皇帝朱高煦让十三皇子朱瞻堪担任留守,只不过是给朱瞻堪挂个“留守”的名头安定人心罢了,真正处理朝政的实权皆在内阁诸部尚书手中。 “殿下任总军需官不高兴?” 袁宁宁试探着道。 “父皇需要的一个能够调度粮草的军需官,而不是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朱瞻域肃容道。 “调度军需不是件简单的事么?” 袁宁宁不解道。 朱瞻域摇头道:“坐镇大同调度军需,并不是简单的发号施令,让某某去送粮草给某某那么简单,最关键的要具备两点才能。” “哪两点?”袁宁宁问道。 朱瞻域道:“第一点,需要会算账,大账小账都得会算。” “比如大军出动多少兵马,人吃马嚼半个月需要消耗多少粮草都得提前算好,而且还要把运粮人的口粮也得算上。” “其他如金疮药、消毒棉等军医所需物资,军服、甲胄、火铳、弹药、铁马(军用制式自行车)等军士所需物资,都得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登记造册。” “第二点,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综合协调和统筹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