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明锡兰山之战(上)-《重生朱棣之子》


    第(2/3)页

    王景弘皱眉道:“大明待他不薄,他却肆意侵扰我船队,我看他这次如何还我方公道。”

    在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锡兰山国作为中转和贸易的交汇点,在海上列国之间扮演了重要作用。

    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经过锡兰山国,可见其位置重要性。

    锡兰山国正是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海洋贸易中获取了相当大的利益。

    他们劫掠商旅、攫取钱财,“诸番皆苦之”,成了海上一霸。

    在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郑和就和锡兰山国王打过交道。

    当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像对待其他各国使臣一样,向郑和船队索要财货,郑和毫无准备,只好避其锋芒。

    因此,在第二次下西洋之前,朱高煦面授机宜,告诉郑和、王景弘等人对待类似锡兰山国这样的邦国一定要先礼后兵,必须做到师出有名。

    于是,郑和第二次出海,路过锡兰山时,以布施的方式,赐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财物。

    除了赏赐亚烈苦奈儿金银宝器、绸缎茶叶、香炉花瓶、灯烛织金等物之外,郑和还亲自向当地寺院布施。

    此举看似是花钱买平安,可却有着深层次的算计。

    大明待锡兰山国以尊重之礼,若锡兰山国不知好歹,劫掠大明船队,那大明举兵反击,可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了。

    到时候,享受到大明给了好处的锡兰山国内的许多百姓与寺庙僧众,恐怕也会站在大明这一边。

    大明对外宣称不要他国一寸土地,那是对待愿意臣服并接受册封的邦国。

    任何接受大明朝廷册封的邦国,从法理上来说就是大明属国,自然受到大明的保护。

    反之,凡是敢与大明对抗的邦国,满者伯夷国就是下场。

    毕竟,师出有名是很重要的,所以郑和第二次出海路过锡兰山时,对亚烈苦奈儿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水深五丈八尺,细沙海底。”

    一名水手将一枚用长长的麻绳系住带有挂钩的铁疙瘩扔进海中,待铁疙瘩沉底之后再将之拉回来。

    他看着绳子上标注的长度标识,推算出了海水的深度,又从铁疙瘩上的附着物推测出海底下面以细沙为主。

    “水深五丈八尺。”

    传令官立即疾步登上第二层的甲板,向王景弘禀告道。

    王景弘下令道:“降半帆,减速前进。”

    传令官转身大喝道:“降半帆,减速前进。”

    于是,船上的水手开始行动起来,一番操作之后,整个船队的船都降了半帆。

    “你要多派一些哨船,详细探查方圆百里以内的海域,还要告知船队上下,务必要小心亚烈苦奈儿的偷袭。”

    王景弘对随船副使侯显吩咐道。

    大明船队第二次巡洋,郑和与王景弘并列为正使,其中郑和负责完成绕地一圈航行,而王景弘则负责送各国使臣回国,并完成与西洋诸邦国的商业贸易,然后运送货物回国。

    “遵命。”侯显躬身道。

    与此同时。

    锡兰山。

    王宫前殿广场上。

    亚烈苦奈儿正在享受日光浴。

    “父王,大沙港总领禀报,有一队大明的宝船队从西而来,像是回航。”

    王子亚格尔躬身禀告道。

    “他们可是从忽鲁谟斯回来?”

    亚烈苦奈儿站起身,连忙问道。

    亚格尔答道:“正是,看船上的吃水线,这些货船肯定是满载而归。”

    亚烈苦奈儿又问道:“他们不会避开锡兰山,返回大明本土吧?”

    “不会,他们的船已经落帆减速了。”亚格尔拍着胸口道。

    亚烈苦奈儿喜道:“好,只要他们停下来,就别想再走了。”

    他吩咐亚格尔道:“准备纸笔,我要修书一封,派人送去。”

    “父王是想示之以弱,然后骗大明使臣上岸后,举兵围歼之?”亚格尔低声问道。

    亚烈苦奈儿抚须笑道:“我儿聪慧!”

    半个时辰后。

    大明船队主船上。

    锡兰山国信使单膝跪着,用不太流利的汉话,恭声向面前的王景弘禀告道:“禀大明国使,我家大王得知国使到访,极为高兴,今日早晨我家大王专程赶到海边,恭候国使登岸。锡兰臣民已经准备了大批物品,期望与大明船队买卖交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