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悲剧一直存在-《重生朱棣之子》


    第(2/3)页

    朱高煦此时询问盛磊,也在情理之中,并没有令傅让、耿瑄觉得突兀。

    盛磊想了想,恭声答道:“殿下,卑职猜测,陛下此举,在于虚晃一枪,做个样子给国内外看看,我大明对亦力把里汗国内乱,并非坐视不管。”

    “为何要虚晃一枪,直接攻下亦力把里国不是更好?”

    朱高煦问道。

    盛磊答道:“殿下是知道的,这一年来朝廷分三路向西北运输粮食与物资,就是为了筹备平定西域的军粮。卑职曾与父亲出征安南,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也清楚十万大军对粮食的消耗有多么庞大。所以,卑职觉得,眼下并非进军西域的最佳时机。”

    朱高煦点头道:“好,不愧是历城公之子,胸有韬略,眼光毒辣。眼下确实还不是对西域大举用兵的时机。”

    他顿了顿,再次问道:“你觉得何人可以担任平定西域的重任?淇侯丘福如何?”

    “殿下,以卑职之见,平定西域,非西宁侯不可。”

    盛磊分析道:“淇侯虽借道亦力把里汗国,远征过帖木儿国,但对于西域的了解,远不如西宁侯。西宁侯镇守甘肃十多年,对亦力把里汗国的了解,超过我大明境内任何一名将领。”

    “如今退守在吐鲁番山区的平侯张玉将军所部,已成孤军,父皇陛下虽下旨让西宁侯无论如何也要出兵营救,可孤军奋战,最是惨烈,希望张将军可以坚持到西宁侯的援军。”

    朱高煦沉声道。

    与此同时。

    万里之外。

    吐鲁番山区。

    三泉城内,中军大营。

    张玉正在与谭渊商议筹措军粮的事情。

    自从张玉刚领兵驻守吐鲁番之后,便派人在山区之中修建造了两座山城,与吐鲁番城形成掎角之势。

    这两座山城,一座叫三泉城,因城内有三处大的泉眼汇聚的溪水而得名。

    三泉城是明军的驻地,吐鲁番守将张玉的中军大营就在这座城内。

    张玉当初之所以选择三泉城,是因为城内取水方便,不用担心水被人投毒。

    另一座山城叫商城,居住在城中的人,大都是从大明境内来到西域做粮食物资生意的商人,以及一些从甘肃等地迁移过来的百姓。

    忽歹达发动政变时,张玉正带人屯田,等张玉收到消息,忽歹达的大军已经火速攻下了吐鲁番城。

    之后他便带领守军退守三泉城与商城,并守着进入山区的交通要道,阻挡忽歹达所部攻入山区。

    “将军,我等已经断粮七日了,再这样下去,无须忽歹达派兵前来,我等就不战而败了。”

    谭渊面露沉重之色道。

    张玉抚须道:“稍安勿躁。”

    “将军有何良策?”谭渊问道。

    谭渊早年承袭父职任燕山右护卫副千户。

    朱棣入住东宫后,谭渊被调入京师旗手卫,担任千户。

    等到朱棣继位,谭渊因为是其潜邸属将,被擢升为旗手卫指挥佥事。

    后来张玉率领大军援助西宁侯,谭渊作为参将随军出征。

    张玉沉声道:“我等奉旨镇守吐鲁番,远离中枢,陛下给予了便宜行事之权。依某之见,可向这些山区牧民与山城内的商户、百姓购粮。”

    “末将觉得可行。”

    谭渊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于是附和道。

    张玉寻思道:“对待山区牧民,要凭双方自愿的准则买粮,我们要派人装扮成行商,不能让吐鲁番的原住民看出来我们缺粮,防止有奸细泄露我部缺粮的消息。”

    顿了顿,他补充道:“至于商城内的商户,多是趋炎附势的商人,我们可以直接亮明身份,以军令征粮即可。切记,不可过度征粮,防止出现乱子。”

    “末将明白。”谭渊拱手道。

    张玉抚须道:“这件事交给你去做,一定要尽快筹够本部兵马十日所用的粮食。”

    “是。”谭渊领命道。

    半个时辰后。

    商城主城区。

    大街上的一家粮油店门口,聚集了一群官兵与围观的商人与百姓。

    “诸位都听清了,我部奉旨镇守吐鲁番,以防尔等遭受外敌迫害。尔等当供应军粮,以助我部破敌之用。这个老板,胆敢抗令,不交粮食。若再拖延,立即以通敌论处,军法处置。”

    柳总旗骑着高头大马,手执马鞭,趾高气扬的高声道。

    “本人做随军的粮食生意多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挨家挨户勒索的官兵。”

    粮油店胡老板反驳道。

    柳总旗叫嚣道:“既然你从来没有遇到过,那今日老子就让你开开眼,来啊,把此人给我抓起来。”

    于是,两名官兵立即上去把胡老板给抓了起来。

    “爷再问你最后一遍,这粮食你是交还是不交?不交的话,就给我打,往死里打!”

    柳总旗大声道。

    “慢。”

    此时,一位老者从人群之中挤出来,高声喊道:“请问官爷所属何部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