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真乃仙种也-《重生朱棣之子》


    第(3/3)页

    朱高煦恭声道:“不过,若此时就迁过去怕是不太妥当。一是原王宫规模不够,二是从江南转运粮食过去路途遥远,费时费力,三是北方还有游牧部落未肃清,四是东北还有未臣服的女直部落。”

    “那你认为什么时候合适迁都?”

    朱棣觉得有道理,认真的问道。

    朱高煦答道:“一是新都城建好,二是肃清北方与东北的不服势力,三是河套地区与辽东地区出产的粮食除了可以满足本地需求外,还可以供应北都上百万人口之需。”

    “而营建新都、肃清不服、扩大垦田量这三件事可以同时进行,结合我大明如今的综合国力,儿臣觉得,十年之后,差不多就是迁都的时候。”

    “嗯,言之有理。”朱棣抚须道。

    永乐三年,十一月初三。

    “今天早朝,朕要讲三件事。”

    朱棣端坐在金台之上,俯视着堂上一众王公大臣,高声说道。

    “第一件事,营建新都城。朕打算把京师迁往北都,因此朕要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巍峨宫殿,来彰显我永乐盛世之辉煌。此事,交由户部来操办。”

    “陛下,臣身为户部尚书,有些话不得不说,请陛下见谅。”

    郁新躬身出列道。

    “说吧。”

    朱棣朗声道。

    “启禀陛下,为了筹备朝廷的第二次出海巡洋之举,如今光是制造宝船与招募水手,就已经花了一百多万两,再加上供应出海官兵的物资,所需费用不会低于两百万两。”

    郁新苦着脸道:“此外,编修《文献大成》,处理江南水灾,为西北大军筹备粮草,这上上下下都需要银圆、金钞。而今,陛下又要在北都兴建皇城,臣掌管的户部实在是难以供应的过来啊!”

    “朕要说的第二件事,正是解学士主持编撰的《文献大成》。此书编撰的进度朕已做了解,目前那里面收集的书籍还是太少,涉及的内容仍过于狭窄,皆为儒家思想、孔孟之道。”

    “朕上次就说过,我中华数千年历史,就那么一点文化精华么?法家、墨家、道家、兵家、阴阳家、农家等诸子百家的著作,皆可以编进去啊!”

    朱棣没有直接回应郁新提出的困难,而是就《文献大成》之事说了一番话。

    “朕还听说,有些乡野文人出书骂朕,说朕摊丁入亩有悖祖制,这种书也可以编进去啊?”

    解缙出列跪下道:“陛下,这种不堪入目的读物,怎么可以修进大典之列,这不仅有辱陛下圣明,还玷污了纲常伦理。”

    “微臣屡次直言,惹恼陛下,而陛下宽容大度,对微臣宠爱有加,又把修国家大典的重任交给微臣,这对臣来说,乃是至高的荣誉。”

    他俯身拜道:“微臣定当竭尽所能,不敢怠慢,对编修大典所用书籍经过严格把关,微臣眼里,容不得沙子,请陛下恕罪。”

    “解缙,人们都说你是我大明的第一才子,可你却把自己圈死在了孔孟之道里。朕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内容,朕上次就说过,朕要这本《文献大成》涵盖我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的智慧文明。”

    朱棣豁然站起,高声道:“你记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还是一座文明史上的里程碑。你现在修进去的内容,太贫乏了,朕要的是包罗万象。”

    “臣,无能,请陛下治罪。”

    解缙拜道。

    “朕会请太子少师(姚广孝)来协助你完成这部大典。”

    朱棣抬手道:“平身罢。”

    “臣遵旨,谢陛下圣恩!”

    解缙再次拜道。

    “至于朕要说的第三件事,就是刚才户部郁尚书提到的银钱问题。既然没有钱,那朕就创造钱。”

    朱棣成竹在胸道。

    “敢问父皇如何创造?”

    朱高煦误以为朱棣要让宝源局大量印制金钞来充实国库,这才有此一问。

    ps:感谢梦未眠,ctsqz    _,白夜独行的猫,我爱老婆大人o等兄弟投的推荐票与月票!感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