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军需官的设置-《重生朱棣之子》


    第(2/3)页

    修建天象演示馆的好处不必梅殷多说,朱高煦自然明白,除了能提高太子贤明的声望之外,也可借此行教化之道,淡化这个时代人们内心对种种天象的盲目迷信。

    “姑父不愧是以教化百姓为己任的名儒,如此心胸,小侄钦佩。”

    朱高煦笑着夸赞道。

    梅殷躬身道:“殿下过誉了。”

    “既如此,那设置‘天象演变室’的事情,姑父着手去办吧!”

    朱高煦吩咐道:“姑父可不要忘了推算下一次的日食时间。”

    他记得日食现象,对于全球来说,一年最少也有两次日食,最多可以到达五次。

    但对于同一个地方某一确定地点而言,平均每三年左右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偏食,三、四百年才可以看到一次日全食。

    “微臣谨遵皇太子殿下谕令!”

    梅殷作揖行礼道。

    目送梅殷离开后,朱高煦本想去后宫看看徐皇后,却没想到李兴奉朱棣之命,前来请他前往武英殿商议事情。

    一刻钟后。

    武英殿。

    “儿臣见过父皇。”

    “免礼。”

    朱棣抬手道:“坐下说话。”

    “谢父皇。”

    朱高煦躬身道。

    朱棣看着朱高煦坐下,然后开门见山的直言道:“高煦,你上次提议,趁着这次增兵西北,在援西大军之中,设置专门的军需官,执掌一应军需,朕觉得可行。”

    所谓军需,即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具、日用品等物资的统称,包括军队作战期间、日常训练时生活上所需的物资和器材。

    朱棣话锋一转,道:“不过,却有个问题,就是委任何人担任此次援西大军的总军需官?”

    朱高煦明白朱棣的顾虑在何处。

    谷醅

    不久前,就在文化殿,朱棣刚任命宁王、谷王、代王三人负责三条统筹转运军粮的路线,为宋晟与援西大军送去物资。

    此三人,就是这三个路线的军需官。

    而总军需官,位在这三名军需官之上,若是一般人,必然会让三位大明亲王不屑一顾。

    尽管这位总军需官只是临时的,甚至可能与三位亲王军需官打交道的次数并不多,但担任此职的人,不指望他能压住三位亲王,起码得让其他将领觉得还说得过去才行。

    “不知父皇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朱高煦问道。

    朱棣道:“此人必须得可靠,能任事,在勋臣武将之中,有一定的名望。年龄方面,最好比你三位王叔年长。”

    “父皇,儿臣觉得大舅就挺合适。”

    朱高煦脑海中浮现出了徐辉祖的面容。

    朱棣摇头道:“正因为他是你大舅,所以并不是最佳人选。”

    “武定侯或者长兴侯?”

    朱高煦又问道。

    朱棣沉声道:“他们的年纪都太大了。”

    “父皇,让二舅(徐膺绪)做这个总军需官如何?”

    朱高煦沉思片刻后,认真的说道。

    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徐膺绪被朱元璋拔任为亲军上十二卫之金吾前卫指挥使(正三品)。

    亲军上十二卫是负责护驾左右、护卫宫禁的皇帝侍卫禁军,军士都是精选的将士。

    而金吾前卫,主要职掌守卫巡警,负责宫禁安全。

    朱棣道:“膺绪目前是金吾前卫指挥使,让他去做这次援西大军的总军需官,倒也合适。”

    三个时辰后。

    兵部侍郎齐泰亲自找到了坐在值房里的徐膺绪。

    “齐侍郎有事?”

    徐膺绪见齐泰不在兵部衙门当差,跑到了他们金吾前卫的值房之中,遂朗声问道。

    “陛下有口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