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华夏自古药食同源,历代本草学的发展,对野生植物的认识和利用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和方法。 朱橚和他召集的医药学者们,正是以这些知识为基础,着手进行《救荒本草》的编著。 但《救荒本草》具有资源调查性质,其编著内容仅以食用植物为限,这一点又与传统本草有所区别。 可以说, 《救荒本草》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是从传统本草学中分化出来的产物, 同时也是华夏历史上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周王朱橚见朱棣沉默不语,略做犹豫后,忽然面露决然之色,接着起身跪下,恭声说道。 “快起来。” 朱棣连忙俯身扶起朱橚,脸上浮现出为难的表情,道:“五弟,不是朕心狠,而是父皇遗命难违,朕迫不得已啊!” “四哥,臣弟愿意出海建国。” 朱橚决然道:“请四哥宽限两年,两年后,臣弟举家远赴海外!” 朱棣道:“朕现在不能立即答应你。” “四哥!”朱橚红着眼道:“四哥是要逼臣弟去死么?” “你说什么胡话?” 朱棣赶紧解释道:“朕犹豫不决,是因为若应允了你两年,那六弟、十七弟等人知晓后,也寻个由头,让朕允他们两三年,届时朕该如何决断?” 朱橚无奈的说道:“四哥,臣弟并不是故意找理由留下。” “朕当然知晓。”朱棣接话道:“可旁人会以为俺俩一母同胞,而有意偏袒你。” “臣弟对不住四哥。”朱橚自责道:“让四哥为难了。” 朱棣叹了口气道:“朕再想想,回头给你答复。” “臣弟告辞。” 朱橚识趣的躬身作揖道。 目送周王离开后,朱棣喊来李兴,吩咐道:“你去武英殿偏室,从太子送朕的诸多千里镜之中,挑一个单筒手提式的,用锦盒装好,拿过来。” 不多时,李兴捧着一个长约两尺的红色锦盒,来到文华殿复命。 朱棣打开锦盒,拿出单筒千里镜,仔细瞅了瞅,又将其放了回去。 “摆驾天界寺,朕要去拜访太子少师。” 半个时辰后。 天界寺。 后山腰上的一座凉亭下。 朱棣负手而立,瞭望着远方的密林。 姚广孝站在旁边,手中拿着一个可以伸缩的千里镜,正在通过千里镜观看几十里地之外的事物。 “此物高煦说过,是用一个凹镜,一个凸镜,叠加而成。看近则旋近,看远则拉远。” 朱棣的目光落在姚广孝手中的那个手提单通千里镜上,开口说道:“大师看见了么?” “看见了,连树上的鸟儿都看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眼前。” 姚广孝举着长筒千里镜,感慨道:“老衲有了陛下赐予的此物,岂不是成了传说中的千里眼么?” 这个千里镜作为搜索与辨别远距离目标的工具,拥有三十米以外的对焦能力,且成像清晰,乃是永乐三年式的军用千里镜。 “哈哈哈哈哈!” 朱棣被姚广孝的一句玩笑话给逗笑了,笑着说道:“这东西叫千里镜,可不就是千里眼嘛!” 姚广孝收起长筒千里镜,目光深邃的说道:“若是行军打仗,站在山上,瞭敌望阵,千军万马,都将尽收眼底,真是好东西啊!” “不错!”朱棣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带着一丝好奇,问道:“你说,那些研究格物光学的学子们,是如何想出来这东西的?” 姚广孝右手提着千里镜,左手抚须道:“天下之事,那是一代接一代,想的东西也是千百代相接,可谓是一浪高过一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