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两年后-《重生朱棣之子》


    第(2/3)页

    “两者并非一回事,故而无法比较。一条鞭法是利国利民的税制改革,且让我为诸位细细道来。”

    于彦昭眉飞色舞的说道:“一条鞭法使赋与役合二为一,将赋役征收之手续加以简化,从此之后,赋役征收之种类由繁杂向单一转变。”

    “如此一来,何人负责收税呢?”有学子问道。

    于彦昭答道:“自然是户部银行雇佣的差人充当。”

    他顿了顿,情绪昂扬道:“除了一条鞭法,今上还颁布了一条宏伟善政,诸位可知是哪个?”

    一位出自云南土司的学子举手道:“自然是历朝历代皆不曾有的,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的最大善政——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永不加赋?这、这、这是真的么?”一位出自努尔干地区不知情的学子惊诧道。

    “当然是真的,谁敢拿当今陛下打趣?”刚才那位出自云南土司的学子答道。

    “不知如此善政,是何时公布的?”那位努尔干地区不知情的学子问道。

    于彦昭将众学子的议论听在耳中,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

    待学子们安静下来之后,他接着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且听我为诸位细说。”

    “今上继位以后,为示朝廷宽仁,多次实行蠲免钱粮,但田赋蠲免不等于丁税减轻。”

    “虽然丁税也屡有蠲免,但朝廷对人丁一直没有进行彻底清查。天下承平日久,人丁增长很快,为了不缴丁税或逃避徭役,他们大都不入户籍。”

    “如此一来,朝廷便无法对这些新增人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地方官吏豪绅由此乘机压榨,使贫苦百姓不得不迁徙、流亡。而流民日益激增,必定要干扰地方安宁,引起各地动荡。”

    “永乐元年年底,今上与太子殿下召集群臣,商议了数日之久,决定通过改革赋役之制来控制人口,稳定天下秩序,于是便有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之政令。”

    历史上的明朝前期,田税、人头税和徭役三种租税并存,“丁银”是明朝中后期税赋改革开始出现的,其定型也就是“一条鞭法”。

    丁税与徭役都由地方官员征用,其中丁税并不上缴朝廷,所以多落入了地方官吏的私囊。

    而在朝廷户部那里,也没有全国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在行政及政策制定方面,朝廷也未涉及丁税的处理以及如何支配的问题。

    也就是说,朱棣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于是把地方官员可以征收的丁税,给慷慨掉了。

    永乐二年二月,朝廷公布了朱棣“永不加赋”的诏书:“朕览各地承宣布政使奏报编审人丁数目,并未把加增之数开报。天下承平已久,户口日多,若按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土地并未扩大。以永乐元年全国丁税数额为永久之丁税征收定额,以后额外添丁,不再多征。”

    “今上实乃千古仁君啊!我们竟然遇到了仁君治世,真是三生有幸啊!”

    首次得知这个消息的一些学子,三观简直被刷新了,他们激动的语无伦次,有人用于彦昭听不懂的土话高呼“千古仁君”,甚至有人面朝东方的皇宫方向作揖。

    “若说今上是仁君,那是把今上看低了。”

    待这些刚刚知情的学子们逐渐安静下来后,于彦昭接着说道:“我告诉诸位,今上后来又颁布了一条诏令,你们可知这道诏令有多大威力么?”

    “有多大威力?”那位出自努尔干地区的学子,用不甚流利的汉话,惊讶的问道。

    “我爹、娘、爷爷、奶奶得知这一消息时,先是不敢相信,然后确定消息为真后,都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当今陛下,那是圣君!圣人在世,哪里是仁君可以比的!”

    之前那位出自云南土司的学子接话道。

    努尔干地区的学子被震惊了,急忙用蹩脚的汉话问站在讲台上的于彦昭道:“师兄快说,究竟是何诏令?”

    “别急,说这道诏令之前,我得问你一个问题。”于彦昭道。

    “师兄请问。”

    那位来自努尔干,身高一米九的壮硕学子恭声道:“小子的汉姓为武,名腾飞,字飞鸟,师兄可以叫我飞鸟。”

    “飞鸟,你以为‘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个善政有没有漏洞?”于彦昭问道。

    “这,小子不敢妄言。”武腾飞低声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