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下,朱高煦听了方孝孺所言,并没有感到焦虑,因为他自有打算。 正所谓“赶鸭子上架”,对于那些专才教授,找到一个算一个,而在此之前,没有教授就不能开班招生了么? 世上所有科学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皆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之中会有无数学者对科学体系进行一步步的优化,最后才能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 朱高煦相信在三五年以后,通过金陵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各个门类的学科必然会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进学体系。 “我现在写一道手令给你,准许胡濙入学,之后凡是再遇到胡濙一类的学子,皆照准入学。” 话音未落,朱高煦已伏案写好一道手令,随后交给了方孝孺。 “鉴于书院目前没有格物学教授,因此格物类的学问需要胡濙进行自学。故而,书院的藏书馆无条件向其开放,准许他随时进去查阅任何书籍。当然,他也可以和同专业的同学进行研讨格物类的学问。” 待方孝儒接过手令,朱高煦补充道。 “敢问殿下,不知胡濙学习到何种程度才算进学合格?” 方孝孺面露尴尬之色,硬着头皮问道。 “对此,我提三点要求,达到便算合格。” 朱高煦似乎早有准备,当即缓缓说道:“第一,至少发明一件利于某类人日常可以用到的器物,如我之前发明的洗衣皂或黑板。” “第二,要针对已有的或其新发明的器物研究出至少一个‘物之理’,且此‘物之理’可以适用于同类型的器物。比如说杠杆原理,可以解释一切利用杠杆原理实现功用的器物,如扁担、秤等。” “第三,至少要著作一本格物类的书,阐述其对格物学的观点,以及其掌握或领悟到的‘物之理’。” 方孝孺听了朱高煦的三点要求,觉得这不是在招收学生,反而像是在培养未来的格物学教授。 不过,眼下却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他只好拿着朱高煦的手令,退出宫返回了书院。 等到方孝孺见到胡濙的时候,已经到了正午。 “学生谨遵太子殿下之命!” 胡濙稽首行礼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