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电子表上市-《穿越四合院里做倒爷》
第(2/3)页
这就是阮桃给设计出来的最适合卫东的管理体系。
卫东说道:“那行吧,货有多少也无所谓,我们定价要卖多少?”
阮桃说道:“电子表价格你是要和石英电子表看齐还是要低一些?”
之前也计算过电子表的成本,不计算研发的费用,只计算物料和人工的成本大约是不到九港币,研发成本不到二十万港币,电子表一年可以有上亿只的销量,摊薄在每一只手表上连一分钱都没有。
卫东说道:“现在石英电子表价格最便宜的是六十多港币吧?”
阮桃道:“是的,在市场上精工企业没有竞争对手,每天的出货量极多,据说一些霓虹的,漂亮国的,手表企业已经有破产的了。”
买手表是为了看时间,有便宜的当然是选石英手表了,历史上石英手表可是把市面九成九的手表企业都熬死了,只剩号称是中立国的瑞士还剩几家公司,后来这几家把机械手表打造成成功男人的标志,高昂的奢饰品才重新焕发生机。
而市面上几乎都是电子表和石英表的天下,最先就是从精工企业研发出石英机械表开始的,也有指针表盘看上去和机械表没有什么两样,也不用每天上劲,一块电子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当然是受到所有人的喜欢。
卫东说道:“我们成本这么低,当然要比石英机械表便宜一些了,有没有计算过精工企业每个手表的成本?”
阮桃道:“这个只是推算,精工的成本大约是三十港元以下。”
精工企业只生产石英机芯,其余的配件都是在市场上采购,这些配件和机械表都是通用的,采购成本要高一些,所以整体价格要高不少,如果不是卫东推出电子表精工企业还是可以活的很滋润的,市场上60-90港币的手表都是精工的产品,还没有竞争对手。
霓虹为什么能在七八十年代快速地发展,主要就是研发了一系列的电子产品,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再加上当时劳动力成本不高,快速地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连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都被霓虹人买下来了,才有后来的广场协议的签署,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二十年的经济倒退。
卫东说道:“那我们就把零售价格定在46港币以上,抢占精工石英手表的市场份额。”
阮桃道:“那我们批发的价格要在35元以上,一只手表赚25港元,这个确实是比圆珠笔和打火机赚钱。”
圆珠笔现在批发价格已经掉到一港币左右了,由于价格的降低市场上的销量更多了,利润总量上还保持差不多一致。
不过相比手表的利润,圆珠笔和打火机都不够看了,一年要是销售一亿只,到手的利润就要有25亿港币,这比五大洋行的总利润都多。
阮桃心中一算,这真是有些太多了,别说在香江了,就是放在日落国也能排在前列了。
“赚的是不是有些多了?”
阮桃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当然知道那些马会和洋行是什么样的嘴脸,如果卫东是一个白人,早就可以成为马会董事了,或者立法会议员等职位,到现在港府就好像看不到易卫东似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即使秋雨集团每个月都捐款一百万港币,也还没有买来上面对卫东的认可。
这中间很多的捐款可都是流入了那些洋人的口袋里。
卫东也有些头疼,钱太多了也不是好事情,尤其是洋人统治的香江,要是换个地区发展也差不多,到弯弯去以后等李登灰上台,自己就会被标上卖国贼的标签,要是到漂亮国也还是强盗的后代统治的地盘,吃相也更加的难看,相比还是在香江好一些,至于这手表的销售赚的多了洋人会不会眼红,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卫东无奈道:“先发售试试看,我们成本可以设计的高一些嘛,多进口一些材料,买一些贵重的金属,推高手表成本。”
阮桃也是一时着急,对啊,别人不知道我们成本,把成本设计的高一些,赚的少了就不会招来别人的窥视了。
精工企业的机芯出售都要35港币左右,我们也可以说机芯成本高啊,这么赚的利润就少了。
卫东接着说:“原本我是不想交给五大洋行代理的,看样还是要和他们合作,让出一部分市场给他们,有他们做代理,也少了有人对付我们。”
肤色不一样,即使做不成盟友,也要是生意伙伴,最起码一般的洋人不会来找卫东的麻烦。
阮桃道:“我明白了,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
虽然圆珠笔和打火机收到五大洋行一年两个亿的代理费,可五大洋行自身赚的更多,一直也相安无事,埋头努力发展。
现在如果卫东撇开五大洋行,不给他们代理权了,五家洋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想着花样找卫东的麻烦。
所以卫东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生产商,依靠专利生产产品,避开贸易为主的洋行地盘,零售上也只是在偏僻的居民区开了一些百货商场,还没有进入中环,湾仔,铜锣湾和九龙等发达地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