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概念“登月舱”-《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第(2/3)页

    如果说神舟飞船解决的是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面的难题,那么新一代飞船解决的就是如何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更经济地进入太空,开展更远距离深空探测的难题。

    它不仅能载人,还能从事货运,是一型“客货两用”飞船。

    目前繁星唯一一型货运飞船是天舟一号,但天舟飞船不能发空间站的货物重新运回地面,只能在大气层里烧掉,而新一代飞船凭借着完善的隔热技术,能够从近地空间站下行运输货物。

    其实神舟飞船也能往下运东西,只是它的内部空间太小了,所以是能运,但只能运一点点。

    新一代载人飞船个头很大,近9米长,最大直径约4.5米,最大发射质量超过20吨,空间相当大。

    当然,9米是包括燃料舱和推进器的,单纯的倒锥形返回舱只有差不多一半的高度,减掉各种防护层,宇航员能完全在里边站立。

    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家”,技术人员采用宜居设计理念,利用新一代载人飞船舱内空间大的优势,在舱内装饰、设备布局、人机交互界面、整船载人环境设计等方面颇下功夫。

    在返回舱内设置了工作区、娱乐区、餐饮区以及独立卫生区。

    而且舱内还配置了生活娱乐大屏,供航天员休闲娱乐,穿戴式显示仪表可以让航天员时刻了解新飞船的健康状况。

    为了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未来可重复使用。

    返回舱外包覆了新型轻质防热结构,执行完任务后,只需更换轻质防热结构,经过规范严格的检测,就可以再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为了实现多功能使用,设计人员还像“搭积木”一样,通过使用相同返回舱,配置不同的服务舱模块的方式,让新飞船不仅可以去近地空间站,在返回舱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动力更强劲的服务舱后,还能到月球甚至更远的深空。

    不光整船可以模块化,返回舱也实行模块化设计。

    新一代载人飞船还可以根据任务需求,从“太空巴士”变为“太空货车”。

    载人运输时配置环控生保、座椅、仪表、手控操作等设备,载货运输时就配置货架、货包。

    从各个方面的数据来说,新载人飞船都是跟自由联邦猎户座飞船一个级别的“远航”飞船,是地球上目前唯二可以飞月球的载人飞船。

    而长征九号的第二位“大吨位乘客”就厉害了,跟只在月球轨道上转几圈的猎户座飞船和新载人飞船不一样,它是要登陆在月球表面上的。

    几十年前,自由联邦登陆月球表面的设备是登月舱,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重14.7吨,宽    4.3米,最大高度约7米。

    其中下降级由着陆发动机、4条着陆腿和    4个仪器舱组成,高度占一半多。

    上升级为登月舱主体,能容纳2名宇航员,宇航员在月表生活的“房间”就是它,高度也占到一半。

    宇航员完成月面活动后驾驶上升级返回环月轨道与指挥舱会合,它由宇航员“房间”、返回发动机、推进剂贮箱、仪器舱和控制系统组成。

    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电源等设备。

    不过这座宇航员的“房间”非常小,说是房间,其实并不比一个公共厕所隔间大多少,只是一个能容纳2名宇航员的站位,没有供宇航员座的座椅,干什么都是站着。

    而且要包裹住推进剂贮箱,所以它的外形非常“实用”,这里突出一块,那里凹进去一块。

    只不过长征九号运载的这玩意不是登月舱,宇航员也不搭乘它降落到月球表面,因为它不具备在月球表面重新起飞的能力。

    准确的说,它是一座房子。

    真房子,还是一座两层小楼,不是“厕所隔间”。

    月球是非常荒凉的,比地球上的南极还要荒凉,最起码南极还有企鹅,并且穿厚点就能在外边走动,但月球绝对不行,别说没有任何动物了,人类在上边不穿舱外宇航服,很快就死了。

    所以人类在上边的行动完完全全就是开荒,尤其是初期,相当于在一个比南极条件还要恶劣的地方搞科研。

    不仅去的方法费劲,而且还没办法在那边独自存活。

    可偏偏月球又非常重要,南极就在地球上,人类的常规航线根本不经过它,甚至一般人都不会往那边走,但月球的定位却相当于人类走向星空的中转站。

    甚至说“中转站”都说小了,它最起码是一个可以反哺地球且可以给人类飞向深空提供各种方便的巨型基地。

    只要人类能在它上边建立生产基地,那就代表人类有了走向更深星空的资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