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如何评价诸葛亮-《赤色三国》
第(3/3)页
陈明华似懂非懂:“也就是说,不能用我们的思想价值标准去衡量诸葛亮?”
李定笑道:“在我们与诸葛亮有交集之前,自然是如此。但是等我们的人民革命和他有了交集之后,我们就要换另一种思维来评价他了。”
“因为在那时,他就不是历史人物,而是现代人物了。”
陈明华有些困惑地说:“克之,我还是没有十分理解,如果抛开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的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我们如何评价一个人呢?”
李定点点头,认真地说道:“仍然可以评价。”
“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目光来看一个人,即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什么叫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进步有很多种类型,标准各不相同。如社会发展的进步标准、社会需要标准、生产力标准、道德及气节标准和综合标准。”
“克之,你的意思是,只要满足了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准,那这个人就应当得到正面的评价?”
“正是如此。很多人说始皇帝暴虐无道,焚书坑儒,寻仙问道浪费民脂民膏。但是他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让我们整个民族从此不再是分裂的,他建立了中华的概念。这就是进步的,所以对秦始皇的评价应当是正面的。”
“很多人说商鞅残暴不仁,甘当酷吏,以小过而处极刑。但是他通过变法,建立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制体系,让秦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有统一基础的国家。这就是进步的,所以对商鞅的评价也应当是正面的。”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拦路未果,竟然不食周栗,活活饿死。虽然说他们螳臂当车,没有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什么影响,但是他们的气节流传了下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什么是骨气,为我们制定了更高的道德标准。这也是进步的,所以对伯夷叔齐的评价也应当是正面的。”
“我们评价诸葛亮也应当如此,就目前而言,他的廉洁奉公、勤勉为国,为全天下的官员树立了一个榜样。他的依法治国、官民平等,为后人提供了借鉴的模板。因此,即便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是我们解放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也并不影响他在与我们发生激烈对抗前,获得一个正面的评价。”
“这所谓的正面的评价,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功大于过吗?”陈明华问道。
“可以,”李定笑了,“任何人物都有功有过,我们要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看他所在的历史时期,看他对历史是否进步……运用历史性和客观性来评价一个人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