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争之世-《赤色三国》
第(2/3)页
沿着泥泞的路走了接近两公里,远远可见一面红旗插在河边,彭应之的救灾一小队正和其他乡民一起挥汗如雨地筑起堤坝。彭应之也亲自在劳作,他过于专注,以至于没注意到二人的到来。还是他身边的另一位队员先注意到了。彭应之放下麻袋站起身来,满脸喜悦地地走过来,“克之兄,今晚的课讲什么?”
“今晚不讲课,今晚有一个重要的会要开,全体干部都要出席。”李定微笑着说。
“来了就帮把手吧,我们这边也快结束了。”彭应之疲惫地说,他的手嫩白嫩白的,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庄户人,此刻即便把手垂在身边,也能明显地看到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相比于大多数在李定身边的人不同,彭应之和李定一样有着坚定的推翻朝廷的革命热情,这倒不是他政治觉悟高,而是因为他是故江阳太守彭漾之子,与蜀汉统治阶级有着深仇大恨。虽然彭应之参加革命的初衷是想着为父报仇,动机不纯,但结识李定之后他深深为李定课上的内容所折服,如今他已经是课上的学习小组组长了。
连着下了一个月雨,这在益州地区很是罕见。极端的天气让干活儿变得更加困难。土地过于泥泞,以至于踩上去一脚都会发出咕唧一声,这样的土质自然难以用来直接筑堤,只能混着茅草一起装在麻袋里。无形之中增加了几倍的工作量。当这一段河堤完成时,已经很晚了。
“同志们今天辛苦了,乡亲们赶快回去吃饭吧,不要忘了工具。救灾小队的同志们暂且留一下,检查一下河堤。”李定说罢,带头走上了新筑好的堤坝。
救灾小队成立很久了,共编出三只小队,除此之外还有队部。主要成员都是一些更加扎实肯干,上课也认真进步的乡亲,现阶段还都是男性,但李定已经在暗自计划解放妇女了。
晚上七点钟,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一次决定众人命运的会议正在秘密召开。三十余名救灾小队的队员齐聚一堂,一脸敬畏地等待李定开始会议。
“同志们晚上好,今晚我们的授课暂时取消,我们要开一场深刻的讨论会,最近我听说彭应之一直在小队里与大家讨论如何发动群众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汤和同志,你先说吧。”
汤和沉吟了一会,他有些摸不清李定的意思。在他看来,发动群众是一个很困难的话题。当初张角靠着愚民之策,裹挟民众起兵作乱,在他心里这就叫发动群众了,但他明确知道这样的观点李老师绝对不会认同。
“实事求是嘛,有什么就说什么。”李定温和地冲着汤和点了点头。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如何发动群众还没有深刻的见解,这方面我平时也没怎么用心考虑,我会慢慢思考的。”汤和的表情略有些惭愧。
李定点点头,没有不懂装懂就是很好的表现。“大家自由讨论一下,交换一下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