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来自伦敦的邀请-《文娱业的幕后大佬》


    第(2/3)页

    抵达沪东的第一件事是给安安报平安。

    去年是随海鸥娱乐一起来的,衣食住行都由海鸥娱乐安排,今年独自带队,一落地就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机——这倒不意外,他和全娱约好了洽谈合作,无论成与不成,礼数不可失,这才是行业龙头该有的气度和体面。

    “沈总,丁董事长邀请您参加他今晚的家宴。”

    接机的秘书转述全娱集团董事长丁友华的邀请。

    不等沈亦泽开口,丁世杰抢先道:“家宴?这么说来,我也得回去咯?”

    秘书平静地回答:“董事长说了,您不必回去。”

    “嘿!他不让我回去,我偏要回去!沈老师,走着!”

    ……

    对杨九安来说,节目播出后给她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这几天出门竟有不少人认出她来。

    但凡认出她的人,都会问她成没成,跟谁成了,庄逸还是冯乐。

    面对这种问题,杨九安自是守口如瓶,只说:“你们等着看播出吧,看了就知道了。”

    在节目收官之前,她和沈老师还不能对外公开。

    没想到才第二期,就混了个脸熟,看来下次和沈老师一起出门,得戴个墨镜或者口罩之类的遮挡一下,不然被人拍到路透,对节目的收视造成影响就不太好了。

    经过半个月的讨论和修改,《村落》的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完成,杨九安将跟随团队前往华北平原拍摄有关村中四时的部分,开拍定在春耕前夕,也就是3月中旬。

    纪录片的拍摄跟影视剧不同,尤其是时令型或季节型的纪录片,属于阶段式拍摄,换句话说,并非一次性连续不断地拍完,而拍一部分剪一部分,然后再拍再剪。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预计的制作周期为一年,拍摄期间自然要随组出行,每个阶段之间会有两周左右的剪片期或者说休整期,也就是说,每出差一个季度,她才能回来跟沈老师团聚两周。

    光是想想,就有点舍不得走。

    她站在菜鸡驿站门口等着取快递。

    “杨九安?”

    “对!”

    这是一份来自伦敦的快递,里面是她的硕士文凭。

    她的同学菲利克斯·夏德原本计划圣诞期间和男友一起来江南旅游,顺便把杨九安的文凭和学校发的纪念品给她带来,结果临时有事计划推迟,只好先将这些东西邮寄过来。

    所幸没有寄丢。

    回家拆快递。

    除了学校的东西,还有一封手写信。

    写信这种传统的通讯方式,也只有欧洲人民还保留着。国内早已进入电子时代,欧洲仍然家家户户必备一个邮箱,杨九安刚出国那段时间很不习惯,每天都要收到几封甚至十几封信,光是看信就令人十分头大。

    不过待的时间长了,也就慢慢习惯了,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低下,却足够正式也足够礼貌。

    当这样一封正式且礼貌的信来自于朋友,不必拆开,她也知道肯定是一封道歉信。

    如她所料,不仅是道歉信,还是中英双语。

    事实证明,最好不要找朋友当语伴。自从换了新的语伴,菲利克斯的中文水平就显著提升,现在竟然已经到了可以用中文写信的地步,看得杨九安一阵汗颜。

    菲利克斯在信中为自己临时取消计划致歉,对中国之旅无法成行表示遗憾,同时说明他的近况和未来一年的安排,并邀请安安和她的男友去他的家乡游玩。

    杨九安知道他的家乡是德国的一座小城。

    她虽然留学一年,过的却是两点一线的生活,别说游玩欧洲,连大伦敦都没出过,回头想想,还真挺遗憾的。

    当时没去,等三月开机就更去不了了。二月倒是有空,可沈老师应该会很忙,她才不要抛下沈老师一个人去玩。

    只有等以后了。

    正想着,忽然想起视频通话请求的铃声。

    她看眼手机,不禁抿嘴一笑。

    真是想曹操曹操到。

    接起。

    “回酒店了?今天怎么这么早?”

    她问。

    沈亦泽温柔地笑:“想你了,就溜回来给你打个视频。”

    杨九安听出他的言外之意:“一会儿还要走?”

    “对,盛典前有个例行晚宴,得去参加。今晚应该很晚才回来,你不用等我。”

    “好吧。今天跟全娱谈得怎么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