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将红豆和稻花香米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盖上砂锅盖子,熬上之后回屋睡个回笼觉,一个小时后起来,一锅跟安安一样香甜软糯的红豆粥便熬制成功。 用保温饭盒单独装一碗,走前让安安带去公司。 天气转凉了,红豆粥能很好缓解女生手冷脚冷的症状,既饱腹又温暖,还不会有太高的热量,别说女生,连沈亦泽这个大老爷们也很爱喝。 他的想法很务实,可当他把装满红豆粥的饭盒递到杨九安手中,她首先想到的却是红豆的隐喻,再联想到他昨晚深情的哼唱,情不自禁就扬起嘴角。 沈亦泽向来是个敏锐的人,他立刻捕捉到安安深藏眼底的柔情,心中一动,轻声叫住她: “安安——” “嗯?” 她回眸,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没事,就想再多看你一秒。”沈亦泽说,“去上班吧。” 杨九安哦一声:“那我走了。” 徐沛等候多时,就见安安三步一回头,磨蹭半天愣是不出门,忍不住吐槽:“走啦,又不是生离死别,不至于每天在我面前秀一遍。” 杨九安窘得不行,赶紧换鞋出门。 8点左右,沈亦泽和蔡佑宁一起前往江南台。 蔡佑宁一边引路一边介绍台里的情况。 他怎么也想不到,相比入职仅两个月的他,沈亦泽对江南台的了解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上到广播系所在的楼层,和电视系相比,这层楼给他的感觉就两个字:冷清。 电台行业的不景气由此可窥一二。 沈亦泽很有点感慨。 他认识王力宏,认识陈奕迅,是通过点歌节目;认识周杰伦,认识林俊杰,则是通过电台。 现如今,前者早被时代遗弃,后者也已半只脚踏入坟墓。 在一零年以前,收音机堪称家家必备的小电器,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电台的地位每况愈下,假以时日,等AI智能主播技术发展成熟之时,便是这个职业彻底死去之日。 事实上,在另一个世界,传统电台,除了综合广播、新闻广播等国家宣传阵地,其他频道几乎已名存实亡,而给予这个行业最后一击的还不是AI智能主播,而是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电台APP。 说起来,这个世界似乎还没有诞生这种东西。 唔……一不小心又给我发现一个商机。 “庄逸老师!”李响格外热情地迎上来,伸出双手,“你好,我是佑宁的同事,也是《江南之音》的主播,李响。” 沈亦泽伸手跟他握了握,微笑着回了句“你好”。 不仅李响,文化休闲频道各节目的导播、编辑和主播都围了上来。 庄逸这个名字在公众中可能未必有多大名气,但在娱乐主播的群体里,无疑是和余笙同等咖位的存在,在场的人,没有谁没放过庄逸的歌。 沈亦泽很是得体地一一应对,心里盘算着,等过段时间把电台APP搞起来,这些资深的电台从业人员,就是他首先要拉拢的对象。 突然觉得有点对不住夏台长,他老人家对他照顾有加,他却想方设法地挖人家的墙脚,不过,想到夏台长明年退休,他便又释然了。 “行了行了,时间宝贵,大伙儿都散了吧,我们该干正事了。” 李响将其他频道的人打发走,然后拿出纸笔问:“庄老师,能给签个名吗?” “可以啊!” 沈亦泽接过纸笔,提笔欲写,笔却停在半空,心中五味杂陈,一时之间无法落笔。 李响和蔡佑宁对视一眼,问:“怎么了,庄老师?” “没事,我只是……没事。” 他深深呼吸,落笔,以他曾经的签名习惯签上他曾经的名字。 庄逸,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给别人签自己的本名。 李响将签名小心翼翼地收进桌柜,切入正题道:“那我们现在把流程过一遍,那十几个问题,庄老师看了吧?” “看了。” “您先给我和佑宁透个底,我们需要把对话提纲和串讲词写好,不然,现挂容易翻车。” 这跟电视主持人拿手卡或看提词器是一个道理,沈亦泽表示理解,每个问题该怎么回答他昨晚就想好了,现在便大致说一遍。 他说的时候,李响埋头飞快地写稿,蔡佑宁身为新人主播,这是他第一次采访嘉宾,远不如李响经验丰富,因此稍显不知所措。 等沈亦泽说完,李响也差不多写完,把手稿递给蔡佑宁,两人快速分好工。 “走吧,我们进录播室吧。” 电台频道里面的工作是以栏目来划分的,每个栏目的人员可以大致分为主播、编辑和导播,但《江南之音》显然不太受重视,又是音乐类的,需要策划和构思的内容比较少,因此就没有配备编辑,全由蔡、李二人自编自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