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种,演讲/辩论。由节目组给出一个议题,这个议题往往关注度很高的热点问题,多半跟超级英雄有关。 各位导师带领自己的团队进行准备,现场演讲并跟持相反态度的团队进行辩论,并根据说服观众的多少决定胜者。 超级英雄们有自己所代表的群体,有自己的主张和纲领,经常要进行演讲,而这种团队赛的形式就是在测试学徒们这方面的能力。 第二种,制定营救计划。由节目组给出一个特定的情景,例如一伙歹徒劫持了人质,由学徒们研究制定一个营救计划。 但他们不需要亲自去救人质,而是由专业人员按照营救计划进行演练。 超级英雄们经常要参与类似的救援行动,但他们不能是没有脑子的莽夫,那样反而可能让人质受到伤害,或者对城市造成更大的破坏。 有脑子的超级英雄更受公众的欢迎,而这种团队赛的形式就是考验学徒们的在这方面的能力。 第三种,格斗能力测试。由节目组给出一个特定的体能挑战关卡,包括小组之间的身体对抗,看哪一组完成得更好。 虽然超级英雄需要有脑子,但必要的身体素质和格斗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能打”的超级英雄会让公众更有安全感,不会有“这个超级英雄在浪费超能力”的感觉。 第四种,大型综合测试。 这种测试往往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各个团队的队长进行统筹安排、人员分配,完成任务之后,由节目组进行综合评估。 这四种测试是循序渐进的,节目组会全程录制各个团队的准备情况,并给到其中的关键人物更多镜头,逐渐让公众熟悉、喜欢上这些未来有可能成为超级英雄的学徒们。 而在这个过程中,导师的指导要有度,不能大包大揽、全部包办,那样的话会抢光学徒们的风头,让没有露脸机会的学徒们在接下来的喜爱度评选中败下阵来;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否则可能导致团队赛一败涂地。 总之,类似选秀节目的团队赛就像是超级英雄日后工作的一种预演。 团队赛的第一集也确实如众人预料的一样,菲尔的团队在跟其他团队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节目组给到菲尔团队的镜头数也是最少的,这就给观众们制造了一种假象:似乎菲尔什么都没做,而他的团队也和他一样没用,很快就败下阵来。 于是,对于菲尔的讨论再度屠版。 但紧接着,第二集的菲尔团队似乎变得焕然一新,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第二名。 但这次节目组给到菲尔团队的镜头数依旧最少,导致很多准备过程中的信息出现了缺失,引发了观众的不满。 观众们觉得,是节目组看不起菲尔的团队,没有重视他们,把更多的镜头给到了另外三个组,导致菲尔团队虽然取得了好成绩,但却并没有受到公平对待。 于是,团队赛第三集的比拼中,节目组给了菲尔团队更多的镜头,这次观众们得以看到菲尔团队准备的全过程。 菲尔·西蒙斯在准备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不断鼓舞学徒们的信心,对他们进行暗示和点拨,没有直接把计划拍给学徒们去执行,而是通过一种更具启发性的方式,让他们自己想出一个比较完美的计划。 原本一盘散沙的学徒们突然变得斗志昂扬了起来,不仅是团队信任上升了一个档次、从原本的各自为战变成了一个整体,而且他们的个人能力似乎也大放异彩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