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齐-《乱唐》


    第(2/3)页

      这番分析也算中肯,但秦晋听在耳中,只觉得说不出的别扭,这摆明了是在以疑问相刁难么!

      不过,崔涣又怎么可能难得住秦晋?他早就把河北河南的形势摸透的烂熟于心,自问没有人比他更能洞悉两地的局势,以及各地抵抗的军力情况。

      “陛下,臣还有要事启奏,可为朝廷再添一臂!”

      李亨喜形于色,道:

      “秦卿快说就是!”

      “据臣所知,封大夫一直在云州、代州等地坚持抗贼,只可惜没有援兵和补给,一直难有进展。”

      “封大夫?可是封常清?”

      崔涣再一次发问,不过这一次显然有些惊讶意外,以至于音调都高了不少。

      “正是!”

      此时,李嗣业也在李亨身边,听到封常清的名字,身子不由得一颤。他曾在高仙芝和封常清麾下为将多年,对这两个人既敬且重,只是安西距离中途过于遥远,许多消息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此前的传言也仅仅说封常清在陕州大火以后就下落不明,而高仙芝后来虽然拜相,但自潼关兵败也不知所踪。现在忽然听到了封常清的消息,不但活着,甚至还在云州、代州一带抗贼,这就由不得他不动容了。

      不单单李嗣业,就连李亨也失声问道:

      “秦卿所指之人可就是封常清?”

      秦晋重重点头,表示认同。众人立时哗然。

      “如果朝廷能派人与之联络,派以援兵,接济粮草,封大夫所部将成为范阳最大的威胁。安禄山和史思明必然时时刻刻都觉如芒刺在背!”

      崔涣立刻对李亨道:

      “陛下,臣赞同秦大夫的建议!”

      这句话说的很是干脆,倒让秦晋有些意外了,他满以为对方还要再刁难几句,不想竟干脆利落的表示了赞同之意。

      说实话,李亨也很是赞同秦晋的建议,但是,封常清于太上皇在位时,可是待罪潜逃之身,如果要重新使用,就得有个合适的说法。否则,李亨在处理和李隆基之间有关系的问题时,每每都谨小慎微,生怕为旁人落下了话柄。

      果然,担心这个问题的,不止李亨一个。

      一直默不作声的房琯道:

      “陛下,封常清在天宝十四载就戴罪潜逃了,当此之时就算再用,也要给前罪做个了断。”

      李亨不置可否,房琯继续道:

      “臣建议,可令封常清戴罪立功,将来示功劳大小,再议其罪!”

      说穿了,房琯的建议就是先搁置封常清有罪的争议,等到打完了仗再说,到时候是赏是罚,对朝廷的大局就无关紧要了!

      秦晋觉得这么做有失偏颇,让人为朝廷效死力,还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这么做岂非让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寒心?由此,他在内心中对房琯的评价登时降了一格。房琯其人虽然不像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奸猾自私,可终究脱不开自身的器局,凡事不敢担责任,又怎么能配得上宰相之首呢?

      因而,秦晋不再犹豫,马上说道:
    第(2/3)页